中国水网 │ 张勇:中信环境在“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探索与实践

在8月16日举办的“2019(第十一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中信环境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张勇详细介绍了中信环境在“一带一路”的环保布局、环保业务优势以及取得成功经验。
来源:中国水网    整理:程云

作为最早一批布局中国环境市场一员,中信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环境)顺大势,紧跟国家战略,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重点布局水务+危废固废业务,不仅让中国的环境产业“走出去”,还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来实现自身在当地的长期发展,实现共生共赢,助力“一带一路”成为共享发展之路,和平繁荣之路。

在8月16日举办的“2019(第十一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中信环境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张勇详细介绍了中信环境在“一带一路”的环保布局、环保业务优势以及取得成功经验。

1

张勇 中信环境在“一带一路”的环保布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时提出,连接亚太地区及欧洲,中间经过中亚地区有丰富的资源,如上海合作组织中的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都在丝绸之路上,包括国内的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宁夏,西南的重庆、四川、广西、云南以及内蒙古(如下图红线流经的区域)。

“一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包括国内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山东等六个沿海城市,福建获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如下图蓝色虚线流经的区域)。

2

“一带一路”覆盖的区域

经过多年的稳健发展,凭借自身在水处理领域全产业链的业务模式和一流的膜产品及先进的技术工艺,中信环境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重点布局水务+危废固废等环境产业。

 

张勇介绍说,中信环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环保业务主要以石油采出水回用、危废固废处置为主,充分发挥公司MBR膜工艺技术特长,承建诸如甘肃天水城纪新城地下净水厂项目、甘肃兰州七里河安宁污水厂改扩建工程、新疆南疆(阿克苏)危废及医废处置项目、新疆巴州固废危废处理中心、哈萨克斯坦KBM石油采出水回用项目等一批经典示范项目(项目概况如下图所示)。

3

4

56

7

同时,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项目布局,中信环境主要聚焦在石化、印染等高难度工业污水处理,如福州洋里污水厂提标改造项目、福建石狮伍堡印染集控区海天污水厂提标改造项目、新加坡裕廊岛石化污水处理项目、印度尼西亚棉兰市及民礼自来水供水项目等,均代表石化、印染工业领域水处理经典项目。
8

910

值得一提的是石狮伍堡印染水处理项目,张勇表示,2017年5月,伍堡印染集控区被石狮市环保局勒令停产整改,造成鸿山镇伍堡工业集控区内16家印染企业被迫停产; 2017年6-10月份期间,项目简单整改后处理能力由5万吨/日降至6000吨/日,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导致上游印染企业无法正常生产;2017年10月,中信环境技术中标,采用中信环境技术MBR膜工艺改造后,2018年6月完成4万吨提标改造,出水稳定达标,印染企业生产恢复,为当地印染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心针”。
中信环境布局“一带一路”的优势

 

第一、业务协同处置优势

 

中信环境投资集团是中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中信集团是一家金融与实业并举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业务涉及金融、资源能源、装备制造、工程承包、房地产、环境治理等56个行业,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信股份的总资产达港币76,607亿元,营业收入为港币5,332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港币502亿元。

11

中信突出的优势是业务协同,集团旗下有众多业内影响力品牌,银行、证券、环境、建设、出版、重工、信托、医疗等等,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张勇表示,从全球范围看,跟中信类似的公司非常少,协同战略,既是中信集团的经营哲学,又是独特的竞争优势,这类似于E20首席合伙人傅涛博士所说的联合战队。
简而言之,可以概括6大协同优势——走出去的协同、客户协同、战略合作协同、产业链协同、区域业务和专题协同、综合金融服务协同,六大协同优势相互耦合、互相促进,形成有机统一整体。比如哈萨克斯坦业务模式,即是中信资源和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完成收购后,带动中信环境等其他业务进入哈萨克斯坦石油开采领域的业务协同;比如四川凉山州项目、甘肃兰州项目,实际上是中信环境和当地的中信银行、中信相关公司做的专题业务协同;再比如天水项目,就是中信环境和中信研究院做的协同。

12

第二、技术优势

中信环境旗下的新加坡美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中空纤维膜产品及技术的研发、制造、推广为一体的世界知名企业,得到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的支持,也是世界上全球少数几家可以大规模高质量生产超微纳滤及反渗透全系列膜产品的公司。

 

“美能”可以说是中信环境技术优势的“代名词”,美能膜品牌拥有超滤、微滤、纳滤和反渗透产品制造与应用技术,产品齐全,包括UF/MF膜、RO/NF膜、NIPS 膜、3G-TIPS膜、4G-TIPS膜等,拥有新加坡、美国、中国绵阳、南通、北京五大膜制造基地。

 

中信环境不仅拥有世界领先的膜系统集成工艺,也是工业废水的处理专家,为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食品、医药、印染等各行业工业废水的处理提供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业务遍及中国和新加坡多个大型工业园区,例如惠州大亚湾、广州南沙、海门、启东、南通、大丰、泰兴、昌邑、东营、高阳、石狮、汕头、新加坡裕廊岛等地,也创造了众多首屈一指的污水处理记录。

 

作为中国最早将膜技术用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先驱,中信环境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也取得多个跨时代的成就,例如中国第一个双膜法石化污水处理项目——广州石化;新加坡工业污水MBR处理和双膜法高端回用水项目——裕廊岛石化工业园;中国第一个COD<40mg/l的精细化工园区污水项目——广州南沙小虎岛;中国第一个COD<40mg/L的印染工业园MBR项目——山东昌邑柳疃项目等等。中信环境布局“一带一路”环保业务的经验

 

第一、顺势而为,把握国家战略和放眼全球视野。“一带一路”倡议已带动131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87份共建合作交流文件,落地了一批标志性的项目。中国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顺应寻求发展趋势,主动承担经济、社会、环境三重责任,顺势而为。面对国家新战略实施的历史机遇,中国企业应肩负使命,勇于创新和实践,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的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分享中国智慧,助力全球环境治理,共享机遇,共赢挑战。

 

不仅走出去,还要走进去,通过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自身在当地的长期发展,哈萨克斯坦“KBM”项目就是中信环境顺势而为布局“一带一路”的具体体现。

 

2006年底,中信资源完成收购哈萨克斯坦卡拉赞巴斯油田,中信建设也同时获得该国沥青厂的工程承建合同,由此掀开了中信进入该国市场的序幕。依托中信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开展投资项目过程中积累的业务、政府和品牌资源,近年来,中信农业、中信银行、中信环境等子公司相继进入哈市场,中信建设也先后取得公路、新能源电站等多个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

 

2017年6月,中信环境技术利用自主研发的核心环保技术,成为首家在哈投资油田采出水回收再利用的环保公司。该项目能极大降低油田采出水回注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实现了油田采出水的资源化利用,使得哈萨克斯坦KBM公司摆脱了对伏尔加河水的依赖。

 

第二、共生共赢,深挖创新协同,延展联动项目。中国企业应通过与利益相关方的合作融入,把主营业务的产品运营管理中,通过产业协同、政企联动、跨境联、企业与利益相关方共担社会责任达到社会价值共创,实现共同可持续发展。

 

企业依托三个平台(互联网+平台、资源共享平台、资金融通平台)、两个联合体(银政企联合体、产业链联合体)和一个联合舰队(跨境联合舰队)的搭建,使得可持续发展具有可操作性。

 

张勇概括说,“独立快、众行远”就是这个道理,中信环境愿意与在座的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一起合作,共同推进“一带一路”事业的发展。

 

第三,挖掘价值,明确战略定位,强化价值导向。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只有企业发展的战略与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企业在主营业务的布局上,应在利益相关方的布局关键点寻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正相关的领域,利用各自优势在不同国家及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界面创造共同认可的价值,用创新思维和实践带动产业链的绿色发展和生态发展。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牢记履行社会责任的出发点,以诚信为首,通过自身行为进行正面的价值传播,如中信环境的四川凉山州扶贫捐赠等。

 

“一带一路”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张勇总结说,中信环境将继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助力“一带一路”成为共享发展之路,和平繁荣之路,实现让绿水青山走进每一座城市的企业愿景!

 

即将于8月30日举办的2019(第七届)上海固废热点论坛,也邀请到中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的相关领导,针对中信环境技术在固废领域的布局和创新做进一步分享。值得期待。

来源:中国水网

Posted in 媒体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