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新闻领域国际最高奖项——普利策奖得主、纪实摄影大师刘香成发布其近日于“一带一路”沿途所拍摄的图片故事,重点展示了中信环境投资承建的哈萨克斯坦KBM油田采出水处理厂(以下简称KBM项目)。
“在这个地方把事情做成的困难是外界无法想象的,真的很佩服你们。”在当天下午的通话中,刘香成提到最多的感触便是中国企业的“不容易”。
今年6月3日—5日,刘香成带领团队出发前往KBM项目所在的哈萨克斯坦阿克套(Aktau),对项目进行实地探访。三天里,他与中信环境项目员工同吃同住,近距离观察KBM项目运营情况,并对项目中采用世界先进的MEMSTAR美能UF技术进行深入了解。据悉,中信环境为该项目设计了四条淡化水产出处理线,污水处理能力4.25万吨/天,产出淡化水能力达1.7万吨/天,可以满足整个油田至少90%的工业用水水量,大大缓解当地曼格斯套州靠配额解决日常用水的紧张形势。
在澎湃新闻报道中,刘香成表示,“哈萨克斯坦阿克套(Aktau)的一个油田治水项目吸引了我。阿克套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地处里海附近的沙漠地区,当地干旱缺水,采出来的油里有很高的水分,如果不处理,水回注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后来中国中信环境技术与当地的卡拉赞巴斯石油公司签订协议建设KBM项目,该项目采用了世界先进的MEMSTAR美能UF技术,将油田采出水深度处理后,极大程度地降低了这个问题,帮助当地实现了油田采出水的再利用,这个项目计划将在2024年7月1日正式投入满负荷运营。它一方面环保,一方面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是哈萨克斯坦首个完全采用国外技术和国外投资建设的水处理项目。”
目前,刘香成已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拍摄并记录了十余个中企参与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标杆项目,以宽广视野、多维度视角,从人文的角度,把基础建设的多样化,把中国的技术、产品和当地的生产,和当地社会产生经济和化学反应立体性地呈现出来,讲述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故事。四十多年前,刘香成作为美国《时代》周刊和美联社的首席驻华摄影记者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用镜头把中国故事传递给了全世界。如今,刘香成再次出发,“我曾拍摄过改革开放,包括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荣毅仁先生”“‘一带一路’又是一次新的长征,延续了我见证中国故事的愿望”,他说。